在交互設計中有許多經典的交互定律,這些定律基于心理學和人機交互的研究,為設計師提供了指導,使產品的交互更貼合用戶心理和行為習慣。特別是 AI 時代對這些法則的應用,讓設計更加智能化、貼心化。以下以國內產品為例,結合 12 條經典設計法則,為你揭秘如何通過科學設計改善用戶體驗。
更多法則:
定義: 用戶選擇目標的時間由目標的距離和大小決定,目標越近、越大,操作效率越高。
設計應用:
- 增大點擊區域: 確保按鈕、鏈接的大小足夠,減少誤觸概率,尤其是主功能按鈕。
- 優化目標位置: 將高頻功能放置在容易觸達的位置(如屏幕底部或頁面顯眼區域)。
案例:
- 手機鍵盤的空格鍵: 比其他按鍵更大,降低誤觸風險,同時提升打字效率。
- 微信底部導航欄: 將“聊天”“發現”“我”等高頻功能按鈕設計為大圖標,并放置在屏幕底部,方便單手操作。
定義: 用戶在選擇時,所需時間隨著選項數量的增加而增加。選項越多,決策時間越長。
設計應用:
- 減少一次性選項: 不要一次展示過多選擇,避免讓用戶陷入“選擇困難”。
- 分步交互: 將復雜任務分解為簡單的步驟,引導用戶一步步完成。
案例:
- 淘寶結算流程: 用戶需要先“選擇地址”,再“選擇支付方式”,最后“確認訂單”。通過分步驟設計,每一步的選擇都清晰明確,避免用戶因信息量過大而感到困惑。
- 外賣 App 的菜品分類: 將菜單分為“主食”“飲品”“小吃”等幾類,每類內的菜品數量也控制在合理范圍內,方便用戶快速定位。
定義: 人類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,通常只能記住 7±2 個信息塊。
設計應用:
- 信息分塊: 將內容拆分為更小的部分,減少用戶一次性處理的信息量。
- 視覺層級: 利用標題、分組等設計,幫助用戶快速理解頁面信息。
案例:
- 電話號碼分組: 電話號碼通常以“123-456-7890”形式分組,方便記憶和輸入。
- 餓了么商家列表: 首頁顯示少量精選商家,并以“熱銷”“新品”分塊,幫助用戶更快找到想要的餐廳或菜品。
定義: 用戶會更傾向于選擇與他們熟悉的其他產品類似的設計。
設計應用:
- 遵循行業規范: 使用用戶熟悉的圖標、布局和交互模式,減少學習成本。
- 避免過度創新: 創新要有度,不應違背用戶的預期操作習慣。
案例:
- 放大鏡搜索圖標: 在淘寶、京東等電商 App 中,“搜索”圖標無一例外都是放大鏡,因為用戶已習慣這種符號。
- 抖音的上下滑動切換視頻: 用戶可以直接套用“切換內容=滑動”的認知,無需學習新的操作邏輯。
定義: 如果系統的響應時間低于 400 毫秒,用戶會感到操作流暢,并保持專注。
設計應用:
- 優化響應速度: 加快系統反應時間,提升流暢性。
- 提供反饋: 對耗時的任務(如加載)顯示進度條或占位符,緩解用戶的焦慮。
案例:
- 抖音即時加載: 滑動時快速呈現新視頻,幾乎無延遲,讓用戶體驗流暢。
- 京東商品加載: 在網絡較慢時,展示占位圖標,提示“加載中”,讓用戶知道系統正在工作。
定義:80%的結果來源于 20%的關鍵操作或功能。
設計應用:
- 突出核心功能: 在界面設計中優先突出關鍵功能。
- 優化關鍵路徑: 將用戶最常用的操作路徑設計得更順暢。
案例:
- 美團首頁設計: 首頁突出“外賣”“團購”“打車”等高頻功能,次要功能如“酒店”“機票”放置在次級菜單中。
- 支付寶核心功能: 直接在首頁展示“支付”“轉賬”“收款”等功能按鈕,方便用戶快速操作。
定義: 每個系統都有其固有的復雜性,設計的目標是簡化用戶的感知復雜性,而不是轉移問題。
設計應用:
- 隱藏技術復雜性: 讓復雜邏輯在后臺運轉,用戶只看到簡單的界面。
- 提供自動化功能: 減少用戶的手動操作或輸入。
案例:
- 高德地圖的路徑規劃: 用戶只需輸入起點和終點,系統會自動規劃最優路線,而無需用戶手動選擇。
- 滴滴出行的“一鍵叫車”: 通過 GPS 自動定位用戶位置,用戶只需確認目的地即可完成操作。
定義: 用戶對體驗的整體印象由“高峰時刻”和“結束時刻”決定,而不是整個過程的平均水平。
設計應用:
- 設計高光時刻: 在用戶流程中設置讓人印象深刻的正向體驗。
- 優化結束階段: 確保流程最后一個環節流暢且愉快。
案例:
- 微信支付成功動畫: 支付完成后,系統會播放一個簡單的動畫,并顯示“支付成功”,讓用戶感到滿足。
- 淘寶的收貨評價提醒: 確保用戶收到貨物后,會看到“感謝購物”提示,營造積極的情感連接。
定義: 用戶傾向于以最簡單的方式理解界面和內容。
設計應用:
- 簡潔設計: 界面中避免不必要的裝飾,突出核心信息。
- 直觀表達: 使用清晰的圖標、標題和分隔線,減少用戶理解難度。
案例:
- 微信聊天界面: 界面設計簡潔,只包含頭像、消息內容和必要的操作按鈕,避免視覺干擾。
- 美團商品列表: 每個商家卡片清晰展示評分、銷量和配送信息,便于用戶快速決策。
定義: “Don’t make me think”——好的設計讓用戶無需思考如何使用,而是自然地理解操作方式。
設計應用:
- 清晰導航: 使用直白的文案和功能按鈕提示。
- 簡化操作: 避免隱藏重要功能,減少用戶的認知負擔。
案例:
- 淘寶購物車的“去結算”按鈕: 設計醒目、文案直白,用戶不需要額外思考下一步如何操作。
- 支付寶的“掃一掃”功能: 放置在首頁最顯眼的位置,方便用戶快速找到。
定義: 在多個解決方案中,選擇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案。
設計應用:
- 避免復雜設計: 刪除多余的功能或步驟,簡化交互流程。
- 聚焦核心任務: 將資源集中于最重要的功能上。
案例:
- 微信登錄頁面: 只保留“手機號”“密碼”兩項輸入,避免復雜的注冊過程。
- 抖音的主界面: 界面直接呈現視頻內容,不需要額外的點擊或導航。
定義: 用戶傾向于依賴他人的行為或評價來做決策。
設計應用:
- 展示用戶評價: 提供用戶評論、評分和購買人數等信息。
- 強化社交證明: 使用案例、推薦或榜單增強信任感。
案例:
- 小紅書商品筆記: 用戶在購買前可以查看他人分享的使用經驗和評論。
- 京東商品頁面: 顯示“已有 5000+人購買”的提示,增加可信度和吸引力。
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發評論!每天贏獎品
點擊 登錄 后,在評論區留言,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
2012年成立至今,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,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
MJ+SD智能設計
已累計誕生 708 位幸運星
發表評論 為下方 3 條評論點贊,解鎖好運彩蛋
↓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↓